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成立于2005年,是省教育廳直屬的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公辦高等職業院校,與廣東開放大學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體制,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下是關于廣東理工職業學校簡介,一起看看。
第一、學校簡介
學校設有中山和南海兩個校區。主校區坐落于偉人孫中山故里中山市風景如畫的五桂山風景區,占地1000余畝。校園青山環抱,綠蔭掩映,優雅靜謐,是環境優美的綠色學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學校設有人工智能學院、工程技術學院(物聯網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標準化學院)、機器人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法律與行政學院(健康產業學院)、文化傳播與設計學院、應用外國語學院、鄉村振興學院、汽車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教學部等教學單位。全日制在校生約1.2萬人。
第二、專業建設
學校主動適應珠三角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發展需求,以行業和職業需求為導向,涵蓋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土木建筑、財經商貿、旅游、公共管理與服務、文化藝術、教育與體育、公安與司法等9個大類,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工科專業為重點,投資與理財、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為支撐的專業布局。
第三、師資隊伍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正高職稱38人、副高職稱127人、博士63人、碩士430人、“雙師素質”教師388人。現有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模范教師5人、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2人、“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優秀教師19人、廣東省高?!扒А?、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18人,14名教師被聘為廣東省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2名教師入選廣東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和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高層次技能型人才吸引計劃。同時,學校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專家學者、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領軍人物,指導和推進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
第四、人才培養
學校堅持培養“責任意識強、技術技能強、拓展能力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辦學多年來,學校累計為地方輸送畢業生超過3萬人。學校生源質量高,第一志愿上線率100%;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平均達到99%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90%以上,就業呈現“五高一強”的態勢(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高、就業滿意度高、專業對口率高、職業期待吻合度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學校被評為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督查優秀等次院校。近年來,學校獲得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2項,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5項。
第五、 教學科研
近年來,學校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連續四年獲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一等獎。主持社會工作專業省級教學資源庫、國家級資源庫,為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承擔省廳級及以上項目約17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全國教育規劃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4項、廣東省重大科技項目2項(資助經費600萬元)、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2項;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項,廣東省普通高?!胺锗l村振興計劃”重點領域專項2項,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項目1項,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創新團隊1項、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平臺項目1項、承擔各類橫向項目約60項,到賬經費總計約350多萬元。獲得專利89項,發表論文1049篇。
第六、創新創業
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普及化、融合化、專業化并行發展的“三化并進”教育體系;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融合,建設基礎啟蒙類、興趣引導類、知識技能類、實踐實訓類梯級課程體系。學校與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教育物聯網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與“政校行企·萬訊創新創業學院高校聯盟”搭建創業就業公共服務平臺。大學生創業大街建成投入使用。
第七、辦學成績
學校擁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個,全國職業院校養老服務類示范專業1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2個,學校建有各類實訓基地34個,其中省級實訓基地8個、省級公共實訓中心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6個。學校與140余家企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20個。
以上是關于廣東理工職業學校簡介,辦學質量優越,師資隊伍強大。歡迎廣大考生報考。